三阴性乳腺癌 (TNBC) 对抗雌激素和抗 HER2 疗法无反应,需要使用蒽环类、紫杉烷、环磷酰胺和铂化合物的细胞毒药物组合。多药疗法仅能实现 20-40% 的病理治愈率,这是由于药物耐药性和药物治疗可逆性心脏毒性作用导致的累积剂量限制。需要更安全、更有效的 TNBC 治疗方法才能获得持久的治疗反应。本研究描述了新型蒽环类药物匹伐比星的机制分析及其对人类原发性 TNBC 的体内疗效。匹伐比星直接激活 PKCd,触发快速的线粒体依赖性细胞凋亡,并绕过 P-糖蛋白、Bcl-2、Bcl-X L 和 Bcr-Abl 过度表达引起的耐药性。因此,对于在单层培养和肿瘤球中生长的 MDA-MB-231 和 SUM159 TNBC 细胞系,匹伐比星的细胞毒性比阿霉素更强。在植入 MDA-MB-231 人 TNBC 细胞并用匹伐比星和阿霉素的最大耐受剂量 (MTD) 治疗的原位 NSG 小鼠模型中,对匹伐比星和阿霉素的体内疗效进行了比较。通过数字卡尺测量和测定终点肿瘤重量和体积来监测肿瘤生长。通过识别心室心肌细胞中的微空泡来组织学评估终点心脏毒性。与载体治疗的肿瘤相比,用 MTD 多轮阿霉素治疗的原发性肿瘤未能抑制肿瘤生长。但是,单次 MTD 匹伐比星给药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和肿瘤消退(相对于开始治疗之前的肿瘤体积)。对接受药物和载体治疗的小鼠的心脏进行组织学分析显示,治疗剂量的匹伐比星未产生心肌损伤的证据。这些结果支持开发匹伐比星作为阿霉素更安全、更有效的替代品,用于治疗三阴性乳腺癌以及阿霉素治疗适用的其他恶性肿瘤。
主要关键词